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搜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大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 江泽民

    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胡锦涛

    第一次访问?请进!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信用网 >> 政府绩效评价 >> 首页
六成公众不支持京剧进课堂说明啥?
    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北京作为参与试点的地区,从新学期起将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
  开设京剧课消息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出现质疑声一片。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哈尔滨、大连、郑州、成都、武汉等地的一千名公众进行的访问显示:当问及“京剧进课堂”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有利于对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时,有近六成的被访者表示“不能”,另有约五成七的被访者表示京剧“不适合”进入课堂。
  为什么一项旨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举措,却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呢?我想,症结就在于我们一些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总是在既没有征求公众意见也没有做充分地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就一相情愿地大搞特搞。教育部去年推广的校园集体舞是这样,今年开设京剧课也是这样。集体舞在部分地区不就是已经演变成“男男搭配”了吗?河南的一些学校不也干脆把“集体舞”改成了“集体武”了吗?如今推广京剧课恐怕到最后也不免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教育部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初衷了。
  再者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京剧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呢?教育部的初衷是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在具体措施上是大力推广京剧。那么,京剧等于传统文化吗?如果有关部门认为保护了京剧就是保护了传统文化,那么其他地方戏曲将置于何地呢?其实上,川剧、秦腔、越剧、粤剧、黄梅戏等戏曲形式在地方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命令地方式强行推广京剧,只能引起这些地方群众的反感。
  就算地方文化接纳了京剧,以目前的师资条件能够保证京剧顺利推广吗?不能。因为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中小学里面专门的京剧老师几乎没有,中小学艺术科的老师大多是舞蹈、钢琴等专业毕业的,很少是戏剧或者是京剧专业毕业的。京剧教育的断层让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素养,自己都不懂怎么教学生呢?(据信息时报)信息时报的这段报道讲的还是在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广州,其他一些试点城市的师资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当然,我们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让京剧走进课堂本也无可厚非,但关键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对这种文化形式有一定了解和欣赏,如果动不动就增加“必修课程”,京剧课岂不又成了学生新的学习负担?学生、家长们又怎会欢迎呢?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链接
  • 服务专栏
  • 信用企业申报流程
  • 信用企业申报下载
  • 信用个人申报流程
  • 信用个人申报下载
  • 商账追收
  • 委托调查
  • 数据查询
  • 信用顾问
  • 会员服务
  • | 首  页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网站帮助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

    版权:中国质量信用征信组委会、中国质量信誉测评管理中心
    电子邮箱:gov_315@126.com 华南地区咨询电话:020-84480806

    ICP许可证号:粤ICP备13021895号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更高版本浏览器!